云桌面再被火热追捧和炒作的同时,伴之而来也有着对它的口诛笔伐,这些讨伐的声音或自来最终用户的感同身受,或来自行业竞争的敌意污蔑;但不可否认的是云桌面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从行政机关、窗口单位到医院、学校、设计院所云桌面已无处不在,或许你今天下班经过的加油站终端上运行都是云桌面。这些云桌面系统中也不乏中国制造。为什么还是很多人对“云桌面”爱不起来呢?我并不是想为云桌面洗地或正名,只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云桌面作为技术本身在“中国造中国用”的过程我们已经跨过和仍需跨过的坎。

根源
  这里说到“中国造中国用”,因为不可否认云桌面不是国内最先发明的,今天中国市场上的所有国产云桌面产品均对 Citrix
和VMware的产品以及部分国外的开源项目(如oVrit 、OpenStack
等)有借鉴。但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在引进这些技术洋为中用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标准化与个性化、大集中和分布式。

  因此在云桌面中国造的过程中,我们的研发人员需要不断的更进需求,应对变化来解决问题,针对国内的实际应用场景开发出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完善产品的兼容性,使之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使之能适应现实环境。真正让云桌面达到提高交付效率、使用效率、管理效率、经济效率的作用。

业绩与政绩

  商业化的运作过程中销售人员追求业绩、企业追求收益;部分客户或为政绩或为追赶时髦导致一些地方的云桌面项目仓促上线甚至是强行上线。项目未经前期细致的评估调查和方案规划,产品选型不当,加缺乏配套设备与环境因素等造成云桌面上线之后不仅没有带效益反而增添了负担,让最终用户痛苦不堪。销售为了掉卖产品没有顾及用户的生产环境是否能适应自家的产品。

  很多销售甚至售前工作人员对自身的产品也不十分了解,甚至基本的术语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更不谈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了完成业绩就将产品强推给了用户,最终实施交付难、用户使用更难。云桌面为此背负了骂名。
  我们的销售人员特别是售前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熟悉自身产品的特性,能针对用户场景拟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将合适的产品推对适用的用户才是精准营销。

前端与后端之争
  Citrix 无可争议为桌面虚拟化鼻祖,旗下的PVS(Provisioning Services)和XenDesktop
两款产品分别基于镜像流(虚拟磁盘模式)和视图帧(虚拟机模式),是虚拟桌面也是今天云桌面两大架构VOI 和VDI 最具代表之作。
  VDI
的工作模式下,一般需要强大的后端服务器支持,在服务器上为每一个用户创建一台虚拟机(虚拟机上安装操作系统),终端一般为瘦客户机,终端上需要有一个基础的操作系统一般是精减过的Linux
或 Windows 系统,再在这个基础系统(宿主系统)上安装一套远程桌面的客户端程序,客户端程序通过(RDP / SPICE / ICA
等)远程桌面协议连接到分配给自己的虚拟机,传送输入输出的帧(数据)。这种模式下用户所看到云桌面实际上是远端虚拟机的桌面。所使用的硬件也是虚拟机配额内的虚拟硬件资源,通过设备管理器可以清楚的查看到云桌面的硬件列表中列出的硬件信息并不是自己本机的。云桌面系统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均来自于服务器后端。
  VDI 交付模式非常适合于全新改造投产且应用较为单一的场景中,因为它对终端的配置要求低,完全依托后端运算且可实现数据不落地。
  但是对于一些应用更为专业更为复杂的环境下,VDI
就暴露出很多弱势:比如外设的兼容性,因为VDI的云桌面系统与终端外设接口之间还存在着一层宿主系统,当一个外设如打印机接到终端的USB
接口上之后首先是宿主系统先识别再通过驱动接口传递客户端,由客户端映射接口,再由远端虚拟机上的系统识别该外设并驱动。这项技术就非常考验云桌面研发企业开发人员的功力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外设无法工作。就连Citrix
和VMware 也需要不断发布升级补丁来应对此类问题。同样的原理下,假设终端本身硬件配置非常好(图形工作站),比如32G 内存、9600GPU
但是分配给他的云桌面只配额了8G
内存,HD4000的显卡,那用户在云桌面上也只能用这么多,本机再多也用不了;如果想让虚拟桌面上也体验到高性能显卡的动力,就需要在服务器端安装支持GPU
虚拟化的高端显卡,以K2 为例一块显卡动则2万多人民币,每个终端接入还需再购买Licence ,无形中增加了项目的整体造价。如果把VDI
模式的云桌面卖给这类场景下又没足够的预算情况下,项目无疑会是失败的。
  VOI 的工作模式下,终端一般都为普通PC
机,通过网络引导模块从远端(云端)服务器上挂载分配到的虚拟磁盘,BIOS从虚拟磁盘启动操作系统。由于这个虚拟的桌面系统是BIOS
引导阶段就开始启动的,操作系统(软件)对本地硬件的寻址访问是直接的,这与从本地硬盘启动本地操作系统没有任何差异。因此这种模式下系统对CPU
、GPU、内存的使用也百分百来自于自身。终端自身配置越高越好。像院校的计算机机房、医院等场景下他们原先就已经为每个工位配备了PC
机,且硬件配置完全符合应用的需要,采用VOI
效果即现。但是如果对于一些服务机构、以保险、金融、客户服务等场景下,使用者每天的工位是不固定的但业务较单一,通常使用OFFICE
处理文档和表格,以及登录单位的MIS 系统录单等,他今天在010 明天就有可能在101 上,而且经常需要外出,这种情况的场景下面如果强推VOI
模式项目无疑会是失败的。

  前端运算好还是后端运算好?其实没有争论的必要,我们需要根据用户的场景而定。针对用户本身现有的终端、服务器、网络环境更重要的是业务内容,再结合用户预算拟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才是正道。

标准化与个性化
  西方虽然崇尚自由,但是对于工作而言流程化标准化是一种企业文化。因此Citrix
和VMware的云桌面产品不必过多去考虑用户有个性化的需要,甚至对硬件设备的采购也有统一规范标准,国外企业中同一场景下的终端硬件几乎都是同一品牌型号,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性(这一点后面还有讨论)。
  而在国内的应用场景中,最终用户非常注重个性化
,每个用户都想有自己设置,从系统桌面的壁纸、图标的摆放、应用软件的版本和窗口的布局都有各人不同的习惯。比如同是一个设计部门有人要用CAD 2017
有人要用CAD 2012 ,各人要的插件和软件设置也不同。这些需求也增添了项目实施的周期。

  在经过多次坎后,一些厂商的研发人员也终于能从产品的功能设计上来解决问题,在保障个性化的同时不失对云桌面的统一管理。可以说对西方意义不大的一项功能却在中国市场成为了产品差异化发挥竞争优势的功能,各个国内厂家还是需要在这个方面的功能开发上多下功夫。

硬件与外设的兼容性

  在前面说前端后端之争的时候,提到过硬件与外设的兼容性;这是很多早期云桌面产品部署人员常烦心的事情;如前面说标准化一样,就算是大学的教学机房中终端电脑的硬件配置也是不统一的,各种兼容机与品牌机混杂,硬件配置各不相同。在采用统一标准模板推送的云桌面后,就需要为不同硬件安装各自的硬件驱动,有些驱动之间存在互斥的冲突。导致实施过程困难重重。
这方面我国的云桌面研发人员的确付出艰辛的努力,目前一些成熟的VOI
产品通过底层技术拔离了硬件驱动与系统的耦合,根据不同的硬件配置对终端进行了分类,不同类型的终端在引导虚拟系统时加载属于自己的驱动配置,归避了公用驱动库引起的冲突风险。这项技术已经被应用在网卡、显卡、主板等主要硬件设备的即插即用上。

离线交付与断网可用

  云桌面,云在遥远的天际,如果天空被遮挡了云还能看见吗?如果云桌面失去了与云端服务器的连接桌面还如何使用?这个话题也成为了今天中国云桌面的热议的话题之一,也是曾经最大的一道坎。是云桌面洋为中用消化重构之后最大的特色之一,甚至Citrix
反过来借鉴了国内产品创意融入到自己的新版本中。
  其实断网可用技术国内某厂商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并成功应用在VOI
的交付中,可以在终端本机的存储中划分一片特殊的区域将远端虚拟镜像缓存到本地存储中,在虚拟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数据已经缓存过,即直接从缓存中读取,如果无则从远程读取并缓存,缓存在不断的静默下载中积累最终完成一个本地完整的虚拟镜像,这项技术也可以用在VDI
(IDV)中,区别只在于后者缓存是虚拟机的镜像而是不是虚拟盘。

  这其中还涉及一个版本校验和差异更新的技术性问题,即本地缓存与远端服务上的模板应该保持一个校验机制,当标准镜像(模板)更新以后,如更新了新的软件等,本地缓存也应该及时的发现更新,并将更新之后的数据同步到本地。关键的技术点还有超大文件的切片索引校验,比如远端更新软件之后,本地不应该重新下载整个镜像,而只是下载两者之间的有差异部分的数据,这套算法越精确产生的数据流越少,越节省传输的代价。

功能越来越多云桌面变味

  云桌面原先的设计是为了节约终端部署与运维成本,在国内厂商推销的过程中,一些产品为了一昧满足客户的“临时需求”疯狂向云桌面产品注入新功能,竞争厂商也开始跟进导致目前市面上一些云桌面四不象,因为它们又有“安全”、“桌管”、“教学、考试”、甚至有的云桌面还做了计时收费系统。慢慢剑走边锋云桌面的竞争点移到了各自的附加功能上。
这道坎是国内云桌面正在面临还没有过去的一道坎。需要引起各家的重注,不要让大集成的概念被无形中偷换。

VDI 、VOI 、IDV 的大融合

  融合、超融合是2017最热的词汇之一,每家厂商都在提及自己做融合。所以我们要融合的究竟是什么?在一个管理界面中可以同时管理三个不模式的客户机当然还谈不上是真正的融合。回归到云桌面的本质,我们为什么需要将桌面移到云端,是为了交付和使用的便捷。用户需要是一部“隐形的笔记本电脑”他走到哪里桌面就在那里,而且这个桌面就是他自己的桌面,而不仅仅是相同的操作系统和相同的软件。他可以在任何一部设备(甚至是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使用属于自己的桌面。

  能够根据设备的配置和网络环境选择自适合的引导方式,或VOI 或VDI 、IDV
,而不是固定在某个场景之内。国内厂商在研发融合产品的同时需要跨的最大的一道的坎正是桌面的交付的目标是用户而不是设备。

  笔者由于工作单位的特殊性这几年广泛测试使用了国内外多家厂商送测的产品,庆幸历经了云桌面中国造过程中的成长,云桌面概念简单要做好难,本文未涉及任何国内具体厂家和产品,只希望和祝愿中国人可以做出更好的云桌面,中国早一天能有自己的Citrix
.,希望国产的下一代云桌面更可靠更适用于中国人的使用。

技术
下载桌面版
GitHub
百度网盘(提取码:draw)
Gitee
云服务器优惠
阿里云优惠券
腾讯云优惠券
华为云优惠券
站点信息
问题反馈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群:76659154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