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通信,电子专业人才转行计算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几乎普遍都有转行的意愿。为什么年轻人都纷纷转行互联网行业,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一、通信技术缺乏革命性创新

通信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这个需求是无止境的。

很多人认为,我们以前没有电话、手机、互联网,所以这些技术出现的时候,通信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创造了丰厚的利润,行业度过了黄金时期。如今,人人有手机,有网络,无处不在的通信已经实现,所以,通信的发展到头了,自然就衰败了。

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

有固定电话的时代,没有人能想到会有手机。有功能机的时代,没有人能想到会有智能机。人类的通信需求远远没有得到彻底满足,只不过更先进的通信形态还没有出现。

即便说人联网目前已经走到一个不错的阶段,我们还有物联网呢。物联网才刚刚起步,不是吗?

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各种各种的物联网场景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它们的商业价值,这些场景仍然对通信技术有强烈的演进需求。

所以,通信行业的衰败,并不是因为需求枯竭。

恰好相反的是,通信行业的衰败,源于技术革新跟不上需求的发展。

自从19世纪初人类开始接触电磁场电磁波,到后来建立完善的电磁理论,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通信领域,迄今已经快两百年。我们一直在享受电磁波通信带来的便利,挖掘电磁波更大的潜力。

然而,电磁理论终究有自己的能力极限,我们现在已经无限接近于这个极限。

速率、覆盖、时延、能耗、成本,想要实现通信性能指标的全面提升,已无可能。即便是5G毫米波,哪怕6G太赫兹,都是以牺牲覆盖能力为代价换来的带宽提升。这样的技术创新,难以服众。

技术走向瓶颈,当然吸纳不了那么多的人才,人才流失是必然的结果。

二、通信行业的封闭商业环境


通信行业虽然看似高科技,但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传统行业,甚至比工业、农业更加传统。通信行业的所有生意,都是围绕几家运营商在转。这种商业模式,堪称“地狱模式”,存在很多先天性问题。

问题常年累积,最终导致行业恶性竞争,榨干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企业生存与员工待遇。

而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模式,不能够完全开放市场,又和电磁通信理论有密切关系。毕竟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无节制地批准运营商,资源肯定不够用。

而且,通信服务的本质,是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覆盖的特点,意味着巨大的资产投资,属于典型的重资产经营。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一般的企业根本没有能力参与。

IT可以通过一个DC(数据中心)为全国甚至全球提供服务。通信不行,通信的“管道”属性,决定了它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除了公共通信网络之外,是不是可以针对区域市场,甚至某家企业或特定人群,提供专网通信服务呢?能不能开放专网通信运营市场呢?

虽然专网通信的投资远远低于公共通信网络,但频率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频率资源的使用成本太高,导致普通企业只能使用免授权的频谱,也就是Wi-Fi那样的频谱,干扰和冲突严重。

三、通信的高技术门槛和寡头格局

大学生对通信行业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不太会想到前面两种原因。

他们会选择转行,源于自己的直观感受,以及来自学长们的忠告——通信的课程很难,学起来很累,通信专业就业选择余地很少,工资待遇很低。IT专业,尤其是软件专业,工作好找,学起来也快,工资也很不错,还容易进大厂。

确实如此。

通信专业和化学、医学一样,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而且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通信专业课程的学习难度真的很高,通信原理、电磁场电磁波、信息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课程。国内大学普遍不合理的专业定位和教学大纲设计,加剧了通信专业的学习难度。什么都学,最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学不会。

几乎每个大学都会设置通信相关的专业,但是,只有少部分的大学具备将这个专业教好的能力。于是,学校之间的差距被拉开,只有少部分的通信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认可。更多的通信毕业生,如果进入通信行业,只能从事专业性不强的岗位,或低端岗位。

通信专业领域,在“学校出身”方面有很明显的鄙视链,存在明显的阶层划分。

双非毕业生和985毕业生,没有办法站在一个平面进行平等对话。通信标准组织的席位,都是特定的人群所垄断。你很难在通信标准会议中,找到一个低学历或者“学校出身”比较差的参与者。

通信技术的高门槛,某种程度上阻挡了新鲜血液的加入,也扼杀了创新和活力。

我个人认为,虽然现在3GPP一统江湖,全世界形成了5G这样的统一标准,看似是好事,但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那就是通信技术的话语权被大企业所垄断。小企业的创新想法,提出来就会被拍死,很难成为标准。

当年2G时代,如果全球形成统一标准,那肯定就是GSM一家独大。像高通和它的CDMA,根本没有生存空间。而事实证明,CDMA确实有很大的创新,也是更优秀的技术。

小企业和新技术,缺乏成长的土壤,是行业的悲哀。大企业以“统一行动”为理由,实行专利垄断和技术打压,对通信行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也会有相同的看法。

反观计算机行业,或者说IT行业,则是一个典型实用性行业。

IT行业的入门,需要的理论知识远没有通信那么复杂。硬件性能的快速提升,软件的蓬勃发展,程序开发语言的极速进化,大大降低了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想要靠计算机技能找一份工作,远比通信要容易得多。一个人,一台电脑,就能干活,这是其它任何技术型行业无法想象的事情。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知名大学的毕业生,逆袭进入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企业。这在通信行业,也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软件行业的创新氛围,由来已久。像谷歌、facebook这样的企业,都是大学生创业逆袭,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现在云计算、大数据的很多底层技术,甚至很多开发语言,都是不知名的小人物提出来的。IT领域的很多会议,参与者的身份五花八门,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学校的人都有,人人平等,都有资格提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产品和代码。

这样的行业,必然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因为它提供了均等的机会,人人都有逆袭的可能。

IT行业就业广泛也是事实。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在不断走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会诞生大量的商业机会。算力和连接,是数字化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连接虽然重要,但作为管道,碰不到用户数据,商业价值远远低于算力。

现在的企业,需要云计算,需要大数据,需要软件,需要系统,需要算力。旺盛的市场需求,会带动计算机专业的长盛不衰。庞大的市场规模,也会拼命地吸纳人才。

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到IT行业的负面——

低入门门槛,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入,竞争更加激烈,想要脱颖而出,更为困难。IT行业的快节奏,丝毫不输给通信行业,频繁的加班、出差,同样存在。IT行业的人员流动和失业风险,也明显高于通信行业。通信行业的寡头格局,正在IT行业重演。

那再说说互联网行业为什么能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

(1)弹性上班

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会有弹性上下班的制度(一般弹性时间在半小时-一小时不等,比如9:00-18:00或10:00-19:00),让员工上下班错开高峰期,避免过分拥挤。这个超级人性化的制度,减少员工上下班因拥挤导致的不舒适感,同时还减缓高峰时期交通压力,是互联网企业第一个吸引点。

(2)扁平化管理

互联网企业也一样有公司架构,但因为行业本身年轻、员工平均年龄年轻,所以比起传统行业更融洽,上下级容易打成一片,更加扁平化。

(3)福利较好

互联网企业的平均薪资水平不一定高,但平均福利水平实在不低。比如下午茶、月度生日趴、年度旅游、包餐等等等等福利,都在满足这一届信奉“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的年轻人的需求。

(4)相对公平

由于互联网企业一般而言技术性岗位比较多,所以能者居之的可能性更大;加上行业特质流动性较强,所以企业更注重留住人才;再者,员工和领导在探讨时更多的是依据实际报告,因此“关系户”占比相对其他行业来说会低不少;综上也就造就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

(5)互联网公司不拘一格吸纳各领域人才

互联网公司相比很多传统公司不那么看重你所学的专业,很多岗位更看着个人综合能力,特别是年轻人聪明、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在创业型互联网公司中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而与之相比,很多大型企业特别是外企,虽然在规章制度上很是规范,但入职后只能局限于某一岗位职能,长期以往就成了大型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所以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与其去外企,更乐意去一些创业型互联网公司摸爬滚打几年争取成为公司的主力。 

在传统行业,每一次晋升可能都有一个工作年限的门槛。但在互联网公司,我们见到了很多年纪轻轻就挑大梁的人才。例如专注用户增长的鉴峰、百度前副总裁李叫兽、百万粉丝大号Spenser等, 

这是时代给的机会,也是普通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技术
下载桌面版
GitHub
Microsoft Store
SourceForge
Gitee
百度网盘(提取码:draw)
云服务器优惠
华为云优惠券
京东云优惠券
腾讯云优惠券
阿里云优惠券
Vultr优惠券
站点信息
问题反馈
邮箱:[email protected]
吐槽一下
QQ群:76659154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