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50多年中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第一代(1949一1956)

特点:电子管计算机体系确立时代,器件采用其空电子管。

基本技术:提出程序存贮方式,采用二进制码,考虑自动运算控制方式,发明变址寄存器,研制各种存贮器,确立程序设计概念等一系列计算机技术基础。

2、第二代(1956~1962)—1948年发明晶体管。

特点:确立输入输出控制时代,器件采用半导体晶体管。

基本技术:机器稳定性提高。磁芯存贮器和各种辅助存贮器使用更为发展。采用中断观念,主要矛盾逐步转向软设备。

3、第三代:1962~70年代。

特点:采用集成电路(每个电路片有4一100个门)和软设备系统化时代。

基本技术:以操作系就为中心,进行软备系统化研究,成果之一即为分时系挽的研制,广泛使用小型计算机。

其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品种繁多,并开始与通信设备相结合而发展为由多机组成的计算机网。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几千万次、上亿次。

4、第四代(70年代开始)

特点:采用大面积集成电路(每个电路片有l,000个门以上),毫微秒操作速度及10亿位存贮容量。硬设备和软设备融合时代。

基本技术:硬设备不会有什么革命性的技术发展,所利用的是标准的集成电路技术,只是强调机器在拮构,体制、计算技术的高度利用和程序设计技巧方面有所变化。

5、第五代

特点:模拟人类视神经控制系扰。称为“视感控器”或“空间电路计算机”。

基本技术:结构与功能和现有计算机概念完全不同,具有模拟——数字混合的机能,本身具有学习机理,能模仿人的视神经电路网工作。

扩展资料

未来

分子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运算快、存储量大。分子计算机的运行是吸收分子晶体上以电荷形式存在的信息,并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组织排列。分子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

转换开关为酶,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极其明显地表示出来。生物分子组成的计算机具备能在生化环境下,甚至在生物有机体中运行,并能以其它分子形式与外部环境交换。

因此它将在医疗诊治、遗传追踪和仿生工程中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分子芯片体积大大减小,而效率大大提高,
分子计算机完成一项运算,所需的时间仅为10微微秒,比人的思维速度快100万倍。分子计算机具有惊人的存储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1万亿亿的二进制数据。

分子计算机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电子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由于分子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质分子,所以分子计算机既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又可直接与分子活体相联。

技术
下载桌面版
GitHub
百度网盘(提取码:draw)
Gitee
云服务器优惠
阿里云优惠券
腾讯云优惠券
华为云优惠券
站点信息
问题反馈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群:76659154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