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内部类(四种内部类详解)= = = = = = = ==
一、基本介绍:一个类的内部又完整的嵌套了另一个类结构。被嵌套的类称为内部类(inner class),嵌套其他类的类称为外部类(outer
class)。是我们类的第五大成员【思考:类的五大成员是哪些?[属性、方法、构造器、代码块、内部类]】,内部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直接访问私有属性,并且可以体现类与类之间的包含关系,注意:内部类是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后面看底层源码时,有大量的内部类.
如果定义类在局部位置(方法中/代码块) :(1) 局部内部类 (2) 匿名内部类
定义在成员位置 (1) 成员内部类 (2)静态内部类
二、基本语法
class Outer{ //外部类
class Inner{ //内部类
}
}
class Other{ //外部其他类
}
三、内部类的分类
定义在外部类局部位置上(如方法内):
1)局部内部类(有类名)
2)匿名内部类(没有类名,重点!!!)
·定义在外部类的成员位置上:
1)成员内部类(没用static修饰)
2)静态内部类(使用static修饰)
1、局部内部类
说明:局部内部类是定义在外部类的局部位置,比如方法中,并且有类名。
1.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含私有的
2不能添加访问修饰符,因为它的地位就是一个局部变量。局部变量是不能使用修饰符的。但是可以使用final修饰,因为局部变量也可以使用final
3.作用域:仅仅在定义它的方法或代码块中。
4.局部内部类—访问---->外部类的成员[访问方式:直接访问]
5.外部类—访问---->局部内部类的成员
访问方式:创建对象,再访问(注意:必须在作用域内)
记住:
(1)局部内部类定义在方法中/代码块
(2)作用域在方法体或者代码块中
(3)本质仍然是一个类
6.外部其他类—不能访问----->局部内部类(因为局部内部类地位是一个局部变量)
7.如果外部类和局部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默认遵循就近原则,如果想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8. 外部类在方法中,可以创建 内部类 对象,然后调用方法即可
2、匿名内部类
(1)本质是类
(2)内部类
(3)该类没有名字
(4)同时还是一个对象
说明:匿名内部类是定义在外部类
的局部位置,比如方法中,并且没有类名
1.匿名内部类的基本语法
new类或接口(参数列表){
类体
};
①匿名内部类的语法比较奇特,请大家注意,因为匿名内部类既是一个类的定义,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对象,因此从语法上看,它既有定义类的特征,也有创建对象的特征,,因此可以调用匿名内部类方法。
②.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含私有的
③不能添加访问修饰符,因为它的地位就是一个局部变量
④作用域:仅仅在定义它的方法或代码块中。
⑤匿名内部类—访问---->外部类成员[访问方式:直接访问]
⑥外部其他类—不能访问----->匿名内部类(因为匿名内部类地位是一个局部变量)
⑦如果外部类和匿名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匿名内部类访问的话,默认遵循就近原则,如果想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3、成员内部类
说明:成员内部类是定义在外部类的成员位置,并且没有static修饰。
1.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含私有的
2.可以添加任意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默认、private),因为它的地
位就是一个成员。
3.作用域和外部类的其他成员一样,为整个类体,在外部类的成员方法中创建成员内部类对象,再调用方法.
4.成员内部类—访问---->外部类成员(比如;属性)[访问方式:直接访问]
5.外部类—访问------>成员内部类 访问方式:创建对象,再访问
6.外部其他类—访问---->成员内部类
7.如果外部类和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内部类访问的话,默认遵循就近原则,如果想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4、静态内部类
说明:静态内部类是定义在外部类的成员位置,并且有static修饰
1.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静态成员,包含私有的,但不能直接访问非静态成员
2.可以添加任意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默认、private),因为它的地位就是一个成员。
3.作用域:同其他的成员,为整个类体
4.静态内部类—访问---->外部类(比如:静态属性)[访问方式:直接访问所有静态成员]
5.外部类—访问------>静态内部类访问方式:创建对象,再访问
6.外部其他类—访问----->静态内部类
7.如果外部类和静态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静态内部类访问的时,默认遵循就近
原则,如果想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成员)去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