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要给程序添加一个特性,但发现代码因缺乏良好的结构而不易于进行更改,那就先重构那个程序,使其比较容易添加该特性,然后再添加该特性。
2、重构技术就是以微小的步伐修改程序。如果你犯下错误,很容易便可发现它。
3、傻瓜都能写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代码。唯有能写出人类容易理解的代码的,才是优秀的程序员。
4、好代码的检验标准就是人们是否能轻而易举地修改它。
5、如果你认真观察大多数程序员如何分配他们的时间,就会发现,他们编写代码的时间仅占所有时间中很少的一部分。有些时间用来决定下一步干什么,有些时间花在设计上,但是,花费在调试上的时间是最多的。我敢肯定,每一位读者一定都记得自己花数小时调试代码的经历——而且常常是通宵达旦。每个程序员都能讲出一个为了修复一个bug花费了一整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故事。修复bug通常是比较快的,但找出bug所在却是一场噩梦。当修复一个bug时,常常会引起另一个bug,却在很久之后才会注意到它。那时,你又要花上大把时间去定位问题。
6、 当你感觉需要撰写注释时,请先尝试重构,试着让所有注释都变得多余。
7、一套测试就是一个强大的bug侦测器,能够大大缩减查找bug所需的时间。
8、频繁地运行测试。对于你正在处理的代码,与其对应的测试至少每隔几分钟就要运行一次,每天至少运行一次所有的测试。
9、不要因为测试无法捕捉所有的bug就不写测试,因为测试的确可以捕捉到大多数bug。
10、每当你收到bug报告,请先写一个单元测试来暴露这个bug。
11、所谓程序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与计算机对话:我编写代码告诉计算机做什么事,而它的响应是按照我的指示精确行动。一言以蔽之,我所做的就是填补“我想要它做什么”和“我告诉它做什么”之间的缝隙。编程的核心就在于“准确说出我想要的”。然而别忘了,除了计算机外,源码还有其他读者:几个月之后可能会有另一位程序员尝试读懂我的代码并对其做一些修改。我们很容易忘记这这位读者,但他才是最重要的。计算机是否多花了几个时钟周期来编译,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一个程序员花费一周时间来修改某段代码,那才要命呢——如果他理解了我的代码,这个修改原本只需一小时。
12、良好的设计必须在开始编程之前完成,因为一旦开始编写代码,设计就只会逐渐腐败。重构改变了这个图景。
13、肮脏的代码必须重构,但漂亮的代码也需要很多重构。
14、重构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我们开发更快,用更少的工作量创造更大的价值。
15、有些人试图用“整洁的代码”“良好的工程实践”之类道德理由来论证重构的必要性,我认为这是个陷阱。重构的意义不在于把代码库打磨得闪闪发光,而是纯粹经济角度出发的考量。我们之所以重构,因为它能让我们更快——添加功能更快,修复bug更快。一定要随时记住这一点,与别人交流时也要不断强调这一点。重构应该总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程序员、经理和客户越理解这一点,“好的设计”那条曲线就会越经常出现。
16、大多数人会觉得,有一大笔遗产是件好事,但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就不同了。遗留代码往往很复杂,测试又不足,而且最关键的是,是别人写的(瑟瑟发抖)。
17、如果一支团队想要重构,那么每个团队成员都需要掌握重构技能,能在需要时开展重构,而不会干扰其他人的工作。这也是我鼓励持续集成的原因:有了CI,每个成员的重构都能快速分享给其他同事,不会发生这边在调用一个接口那边却已把这个接口删掉的情况;如果一次重构会影响别人的工作,我们很快就会知道。自测试的代码也是持续集成的关键环节,所以这三大实践——自测试代码、持续集成、重构——彼此之间有着很强的协同效应。
18、一个构造良好的程序可从两方面帮助这一优化方式。首先,它让我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性能调整,因为有构造良好的代码在手,我能够更快速地添加功能,也就有更多时间用在性能问题上(准确的度量则保证我把这些时间投在恰当地点)。其次,面对构造良好的程序,我在进行性能分析时便有较细的粒度。度量工具会把我带入范围较小的代码段中,而性能的调整也比较容易些。由于代码更加清晰,因此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选择,更清楚哪种调整起关键作用。
19、频繁地运行测试。对于你正在处理的代码,与其对应的测试至少每隔几分钟就要运行一次,每天至少运行一次所有的测试。
20、一个测试集是否足够好,最好的衡量标准其实是主观的,请你试问自己:如果有人在代码里引入了一个缺陷,你有多大的自信它能被测试集揪出来?这种信心难以被定量分析,盲目自信不应该被计算在内,但自测试代码的全部目标,就是要帮你获得此种信心。如果我重构完代码,看见全部变绿的测试就可以十分自信没有引入额外的bug,这样,我就可以高兴地说,我已经有了一套足够好的测试。
以上句子摘自《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第2版 平装版)》
[美] 马丁·福勒(Martin Fowler) 著,熊节,林从羽 译
本书是经典著作《重构》出版20年后的更新版。书中清晰揭示了重构的过程,解释了重构的原理和实践方式,并给出了何时以及何地应该开始挖掘代码以求改善。书中给出了60多个可行的重构,每个重构都介绍了一种经过验证的代码变换手法的动机和技术。本书提出的重构准则将帮助开发人员一次一小步地修改代码,从而减少了开发过程中的风险。
本书适合软件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